职业病防治知识问答(九)不良气象条件
什么是高温作业?
生产场所每小时散热量大于83.68kJ/㎡(20kcal/㎡);或工作地点气温在寒冷和一段地区超过31℃,炎热地区超过35℃;或热辐射强度超过去4.184J/㎡·min;或气温在30℃以上,相对湿度起超过80%以上的作业,都可以称为高温作业。
中暑有何表现?
(1)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出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工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及时脱离高温环境,经短暂休息后症状可消失。
(2)轻度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这是必须脱离高温作业,经休息4小时可恢复正常。
(3)重症中暑:
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a.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温,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思障碍等。
b.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
c.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如何预防中暑(防暑降温措施)?
(1)合理设计和改革工艺过程,尽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遥控操作以减少工人接触高温辐射的机会。
(2)加强个体防护,穿戴隔热服,及时补充含盐饮料,补充营养。
(3)制定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布置合理的工休地点,避免机体过度劳累而加速中暑的发生,加强宣传教育,是劳动者自觉遵守高温作业的安全保健制度
(4)进行就业前和定期职业性健康监护,杜绝职业禁忌症在高温作业环境中劳动。
哪些人不能从事高温作业?
人在高温作业是,皮肤血管扩张、心跳加快、出汗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引起消化不良。高温下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引起头晕、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及反应速度降低,极易工伤事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工人不能从事高温作业。
寒冷低温对人的健康有何影响?
(1)寒冷使人脑高能磷酸化合物代谢降低,神经兴奋性和传导能力减弱,出现痛觉迟钝如嗜睡状态。长时间寒冷条件下,可导致循环血量、白细胞如血小板减少,引起凝血时间延长,血糖减低,血管长时间痉挛,易于形成血栓。
(2)全身过冷引起身体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下降,而易于感冒、肺炎、心内膜炎、肾炎及其他传染性疾病。在低温条件下,易于引起肌肉酸痛、神经痛、肌炎、神经炎、腰腿疼和风湿性疾病等。
(3)局部过冷,最常见手、足、耳及面颊等外露部位发生冻伤。严重时可发生肢体温表坏疽。
防寒保暖措施有哪些?
(1)设置必要的取暖设备,使低温作业地点经常保持合适的温度。冬季在露天工作或缺乏取暖设备的车间内工作时,应在工作地点附近设立取暖室,以供职工轮休取暖之用。
(2)个人防护,低温车间或露天作业工人应穿防寒服、鞋、帽、手套等,工作时如衣服潮湿,须及时更换并烘干。在潮湿环境下劳动时,应发给橡胶工作服、围裙、长靴等防潮用品。
(3)增强耐寒体质,人体皮肤在长期反复寒冷作用下,会使表皮增厚,御寒能力增加而适应寒冷,可经常冷水擦身或冷水浴。适当增加营养,吃一些含热量较高食物如动物脂肪、猪肉、牛肉等。
(4)坚持健康检查,凡患有高血压、血管疾病、肝脏病、胃肠机能障碍,肾功能异常者,应避免从事寒冷作业,年龄过大者亦不宜从事寒冷工作。
什么是潜涵病?如何预防?
潜涵病又称减压病,是水下施工,打捞沉船等潜水作业人员的一种职业病。由于潜水人员在较深的水下长时间工作,吸入压缩空气,浮出水面时速度太快,压力突然降低,是身体的组织如血液中产生气泡,造成的血液循环障碍如组织损伤。常表现为胸、背、腹部的皮肤奇痒、红疹、青紫、关节和肌肉疼痛,心律失常。严重时还会出现失眠、耳聋、昏迷、偏瘫、截瘫或肺栓塞、肠炎动脉栓塞,以及心肌梗死,急性减压病,来势凶猛,危险很大。
预防潜涵病非常重要,主要措施有:
(1)技术革新,采用管柱钻孔代替函,使工人可在江面上工作而不必进入高压环境。
(2)加强安全卫生教育,使潜水员了解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使其严格遵守规程。
(3)切实遵守潜水作业制度,从技术上必须做到潜水技术保证、潜水供气保证和潜水医务保证三者相互密切协调配合的整体。
(4)保健措施。工作时防止过度疲劳,严禁饮酒,加强营养。工作时注意防寒防潮。工作后进热饮料,洗热水澡等。做好就业前、定期体检。凡患有听觉器官、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疾病者、体质虚弱者、喜欢酗酒者、体质过于肥胖者都不得从事潜水作业。
什么是高山(原)病?
世居平原的人,登上高山或者高原,对缺氧不能适应时所发生的急、慢性反应性临床症状。通称高山病。
一般海拔3000米以上山地称高原(山)。随着高度增加,大气压下降,大气中氧分压降低,缺氧程度就越严重。在海拔3000米以内,大多数人对缺氧可以耐受,不致出现明显症状,称无明显变化范围;海拔3000-4000米,少数人出现较明显的反应,如呼吸、循环机能的亢进,称“代偿范围”;4500-6000米,多少人呈现各种机能障碍,称“障碍范围”;6000-7000米,缺氧症状严重,称“危险范围”;7000米以上,有生命危险,称“死亡范围”。
高原反应性症状分为以下六型:
(1)急性高原反应:以头痛为主,头晕、心悸、气短、恶心、失眠、疲乏、胸闷、紫绀、面部浮肿等。1-3周内可自行消失。
(2)高原肺水肿:多发生在3500米以上地区,其发病往往有寒冷、感冒、饮酒、过度疲劳等诱因。明显发绀、呼吸困难、烦躁不安。
(3)高原昏迷(闹水肿):海拔4000米以上,感冒、劳累是主要诱因。
(4)高原心脏病:4000米以下地区,以左心室病变为主;4000米以上地区,右心室病变急剧升高。
(5)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6)高原血压异常:血压可高可低,一年左右血压趋于稳定。
如何预防高山病?
(1)适应性锻炼,实行分段登高,逐步适应。据调查,人的劳动能力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较平原地区下降约20-30%;在4000米以上,则下降30-35%。因此,在高海拔地区从事劳动,对劳动定额和劳动强度都应作相应的减少和严格控制。
(2)需采用高塘、多种维生素和易消化饮食,多饮水,禁止饮酒。注意保暖,防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防寒、防冻伤,雪地防雪盲等。
(3)对进入高原地区的人员,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凡有明显心、肺、肝、肾等疾病、高血压病II期、严重贫血者,都不宜进入高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