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质检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主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创造质检工作新水平,五个方面引关注
1月16日,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与以往不同,今年质检总局打破多年惯例,把质检工作会安排在上海召开,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表明了坚决贯彻中央战略部署的鲜明态度,二是表明了深化质检改革的坚定决心。那么,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中召开的这次工作会议释放了哪些信号?又会有哪些新动向值得质量从业者注意?以下五个方面引关注。
1、我国将加快构建质量共治格局
在政府层面,将以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为契机,加快推进对市县级政府的质量工作考核,层层传导压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引导各级政府更加重视质量工作,加强质量基础建设,在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中体现质量元素。在生产者层面,将广泛发动生产者,推行质量首负责任制,引导生产者坚守商业道德,担负社会责任,弘扬质量精神,自觉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
在消费者层面,将广泛发动消费者,大力开展质量教育,推进质量信用信息社会公示,加强第三方认证检测服务,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积极举报质量违法行为,对产品和服务的优劣“用脚去投票”,形成对生产者的责任倒逼。
在社会组织层面,将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鼓励和支持商会、协会、中介组织、特邀监督员、大学生志愿者等加强监督,引导行业诚信自律,对质量状况进行第三方评估。
2、加快建立执法打假责任清单制度
质检部门将在2015年抓住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消费品、汽车产品、絮用纤维制品和进口肉类等重点,深入开展执法打假和“质检利剑”行动,严厉打击生产加工和进出口环节各类质量安全违法行为,查处一批违法货值大、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主动及时公开案件信息,定期集中公布典型案件,提高执法打假的公信力和震慑力;大力推进国内产品和进出口商品重点区域整治,努力构建地方政府、企业、监管部门等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加大明查暗访和督察督办力度,对整治不力的地方,将下达稽查建议书,必要时约谈地方政府。
3、一般消费品都将纳入召回范围
2015年,质检部门将加强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扩大召回范围,将缺陷产品召回范围由汽车产品、儿童玩具、特种设备等,逐步扩大到包括儿童用品、电子电器产品在内的一般消费品。
同时,质检总局还将整合内部职能,完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协调机制,把相对分散的召回管理相关职能聚合起来,理顺工作机制,攥成一个拳头。加强外部联合,推动建立缺陷产品召回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公安、交通、工信、工商等有关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推动车主信息、车辆登记信息、交通事故信息等资源共享。强化技术支撑,加强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国家汽车产品缺陷工程分析实验室和国家消费品缺陷工程分析实验室建设,组织国内顶尖水平的汽车产品重点实验室、检测机构、科研院校,形成技术支持网络体系。
4、上海自贸试验区11项质检创新制度将被复制推广
据悉,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各部门共有61项制度创新在全国复制推广,其中,质检系统的改革创新成果达到11条,这在相关部委中数量上居上,体现了质检部门主动改革的精神、主动服务的姿态和前瞻性眼光。
5、织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网
2015年,质检总局将以电梯安全监管改革为突破口,主动查找风险,早发现、早治理,通过以点带面,不断织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网,做好移动压力容器物联网应用、老旧气瓶集中定点报废、大型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系统、小锅炉隐患查处、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安全保障等工作。质检总局将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打一场电梯安全大会战,着力解决一批“老大难”问题。集中攻坚战将对电梯展开安全风险大排查,对“问题电梯”进行评估建档,逐一评估安全风险,逐一制定整治方案,组织力量集中攻坚、消除风险;对“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的电梯,将通报地方政府,联合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加快老旧电梯更新改造。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支树平在会上作了报告。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孙大伟、王炜、陈钢、吴清海、张沁荣、田世宏、李元平,总检验师项玉章,总工程师刘兆彬,部分老领导出席会议。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全国直属和副厅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质监局,天津、深圳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总局各司局和直属挂靠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国家有关部委的代表也受邀参加了会议。
附件: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支树平
(2015年1月16日)
同志们:
加快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学习运用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是中央的要求,也是促进质检改革的重要任务和方向。这次我们打破多年惯例,把质检工作会安排在上海召开,既表明了我们坚决贯彻中央战略部署的鲜明态度,也表明了我们深化质检改革的坚定决心。刚才,大家参观考察了自贸区运行情况,听取了上海两局的经验介绍,相信大家都有所得、有所悟。借此机会,我就学习推广自贸区质检工作经验,再强调三点意见。
第一,要学好这些经验。
学习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经验,首先要全面正确地看待这些经验,用心领会,把握真谛,获取真经。
自贸区经验,是中央正确领导、精心培育的结果。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央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自贸区筹建和运行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听取自贸区工作汇报,专题研究自贸区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取得的经验,是我们在这块试验田上试验培育出的种子,要把这些种子在更大范围内播种扩散,尽快开花结果,对试验取得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能在其他地区推广的要尽快推广,能在全国推广的要推广到全国”。
自贸区经验,是总局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结果。质检总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要求,始终把服务保障自贸区发展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重点工作。从上海自贸区酝酿设立开始,总局就成立了支持上海自贸区工作领导小组,从总局领导到相关司局,多次到上海开展实地调研,加强质检系统监管和服务配套政策措施的研究。在自贸区正式挂牌运行的前两天,总局就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提出了“进境检疫,适当放宽进出口检验;方便进出,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的总体原则以及“制度创新”、“监管模式创新”、“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10个方面的要求。同时,总局从一开始就注重质检可复制、可推广制度的评估工作,确定了制度创新、风险可控、与国际惯例接轨、可复制可推广和关注用户体验等五项评估基本原则。
自贸区经验,是上海两局改革创新、深入探索的结果。按照总局统一部署,着眼自贸区的定位特点和政策需求,上海两局敢于突破传统工作模式,打破许多条条框框的束缚,进行了艰苦细致的探索,创造性地试行了33项措施,全力保障自贸区质检各项工作的开展。刚才,上海两局介绍了自贸区质检工作开展的创新举措、实践经验和实施效果。这些措施,深化了质检改革,强化了质检职能,实现了多方面的创新突破:
一是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创造新的行政管理途径。大力简政放权,取消了外商投资认证机构特别限制条件、中小企业计量检测能力评定,下放了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资质审批和部分特种设备行政审批事项,推进由注重事先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对动植物检疫审批采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二是围绕贸易便利化,创造新的监督管理模式。加大“分线管理”改革试点,实行一线“进境免于签发通关证明”,二线实行“预检核销”,创新监管模式,加快通关速度。梳理再造检验检疫业务流程,对符合条件企业实现了申报、计收费、签证、放行、归档的无纸化通关。
三是围绕确保安全底线,创造新的风险管理体系。在放宽准入的情况下,加强风险管理,强化风险监控,探索建立了以企业质量自我声明、信息公告、抽样检验、突发事件应对等为主要内容的产品质量风险监管体系;强化实施“一线”无豁免检疫,加强外来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控、卫生检疫监管,严防了疫病疫情、不合格废物原料、核生化放射性污染的侵入。
四是围绕自贸区产业发展需要,创造新的业务管理制度。顺应自贸区全球维修产业发展、生物医药研发、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分拨配送业务等新兴业态发展,不等不靠,量身定做,短时间内探索建立起与行业发展相匹配的监管制度和监督规范,服务新兴业态发展。
按照中央要求,遵循五项评估原则,总局和上海两局携手对自贸区工作制度进行了深入调研、梳理总结、评审完善、第三方评估等,提炼了11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其中检验检疫8条,质量技术监督3条。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各部门共有61项制度创新在全国复制推广,我们质检系统就有11条,在相关部委中不仅数量上居上,更体现了我们主动改革的精神,体现了主动服务的姿态,体现了前瞻性眼光,是自贸区改革创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系统的宝贵财富。
第二,要用好这些经验。
今天这个会议,可以说是学习运用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动员部署会。对自贸区11条经验,既有点对点、也有点对面的复制推广。去年10月份,总局已经下发文件明确,“进口货物预检验制度”、“自贸区动植物检疫管理制度”和“检验检疫分线监督管理规定”3项制度,要点对点在全国特殊监管区复制推广;其他8项制度,要点对面在全系统复制推广。全系统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抓好落实,确保自贸区经验在全系统“移植”成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要细化落实方案。各单位都要组织专门力量,逐条逐项地认真学习,消化吸收,领会每一项制度的创新之处,抓住每一项制度的关键突破点,找准各自工作的结合点,细化落实方案。要注意明确具体工作内容、时间节点、推广范围,从工作制度、业务流程、人员保证、保障措施等方面,制定可操作的配套措施,明确推进落实的时间表,把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处室、具体责任人,确保有条不紊、整体有序推进。
二要深入贯彻落实。学习运用自贸区经验是刚性要求,各地都不能打折扣、做变通,更不能搞应付、走过场。要紧密结合区域发展优势和特点,做好消化吸收再创造工作。对具体业务流程和工作细节,各地可以再作进一步探索,抓好创新落实。总局要求,各直属局和省区市质监局,要在一季度拿出细化落实方案,二季度全面部署推开。
三要加强督促指导。对学习运用效果,总局将持续跟踪评估,督促指导。今年适当时候,总局将组成督查组,开展跟踪检查,掌握各单位学习运用情况,研究解决贯彻落实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总结贯彻落实过程中创造的好经验。质检两局每季度要总结上报学习自贸区经验整体工作情况。
第三,要创造更多经验。
去年年末,国家又新批准天津、福建、广东三省市设立自贸区。对上海自贸区区域作出调整,面积从28.78平方公里扩大到120.72平方公里。同时,“一带一路”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也要加快实施,还有众多特殊开放区域也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这些既为质检部门提供了更大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
总局希望上海两局首先要再接再厉,做到改革创新不停步,继续种好试验田,当好排头兵,一方面要不断总结完善已有经验,一方面要紧密结合自贸区区域扩大和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有所突破。今年上半年,争取再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希望广东、天津、福建质检部门要在学习上海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地自贸区特点,抓紧研究制定适合本地自贸区的质检创新制度,打造质检改革创新制度的升级版。全系统各部门也都要立足区域发展定位,不断完善服务区域发展的质检保障措施。这是时代赋予质检部门的职责和使命,也是质检事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只有不断改革创新,质检事业才能与时代发展同步。在下步改革中,要着重按照李克强总理在中国质量大会上提出的“放、管、治”要求,加快质检改革创新步伐,创造更多质检工作经验。
一是简政放权,积极推进质检职能转变。全系统质检各部门都要抓紧研究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许可项目。除涉及安全、卫生、健康、环保和反欺诈之外的行政许可事项,能取消的要下决心坚决取消,能够下放的坚决下放。总局公布的行政许可目录之外的事项,一律不得再搞许可。
二是创新机制,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伴随着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向“宽准入、严监管”,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成为关键。要综合运用诚信管理、分类管理、风险管理等措施,建立健全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防范体系,以审批、申报、查验、监督抽查、检验检疫、执法打假等为手段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果。
三是融合整合联合,实现质检业务的互联互通。对于这项工作,我在工作报告中已作了充分论述,提出具体要求。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明确质检改革的主攻方向,把握实现互联互通的内涵要求,在纵向和横向上,都能主动作为,在业务融合、职能整合、工作联合方面多沟通、多探索、多创造,形成全系统合心、合力、合作的新局面。同时,要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三个一”、“三互”工作,进一步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构建新常态下质检工作的新秩序。
总之,希望通过今天这个会议,通过学习参观交流,大家都能学习好上海自贸区经验,用好上海自贸区经验,同时,举一反三,推波助澜,掀起更大的改革热潮,创造更多的改革经验,推动质检事业更好更顺地向前发展,为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做出质检系统新的更突出的贡献。